古人常說“肉食者強”,所以人不要走回頭路。吃肉讓人進步,吃素讓人退步。
熊貓是從肉食轉向素食,硬生生把自己吃成了瀕危物種。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末年,曹操給士兵準備的飲食問題。當時,士兵們因為缺乏肉類蛋白質而體力不支,戰鬥力銳減。曹操後來命令恢復肉食供應,士兵體能迅速恢復,這個決策直接影響了他幾場關鍵戰役的勝利。這種從吃素到吃肉帶來的變化,是否和熊貓的“退化”形成鮮明對比呢?
大家好,歡迎回到Jembon的健康頻道,我是阿邦。
人類呢,剛好相反。人類是從素食轉向肉食,把自己吃成了地球的主人。
南宋的陸遊,在他的晚年常常提到自己因為飲食問題導致健康每況愈下。他多次在詩中表達對肉食的懷念,說自己年輕時吃肉健壯,晚年吃素,結果力不從心。類似的飲食改變引發的身體變化,古今中外都不乏先例。
批判吃肉的人有兩個主要觀點:第一,是說人的牙齒是典型的草食動物,因為前面用於切斷,後面用於咀嚼;第二,是說人的腸子很長,更像食草動物。相反,典型的食肉動物,比如獅子、老虎,都是獠牙厲齒,而且腸道很短。
根據《黃帝內經》中的理論,人類的脾胃之氣主導消化吸收功能,而肉類往往被認為更能“補氣養血”。現代研究也表明,適量攝入肉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説明修復身體組織並維持正常免疫功能。這或許說明瞭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更傾向於兼顧植物和動物蛋白的平衡。
這種觀點很形象,但是呢,只能解釋食物沒有變化的動物,比如說一直吃草的牛、羊,還有一直吃肉的老虎、獅子。但是對於熊貓和人類,這種觀點就不靈了。
秦朝時期的兵馬俑中,許多士兵雕像手持長矛和劍,代表了戰士們的力量與威猛。當時,這些士兵被嚴格要求保持充足的肉類飲食,以確保作戰中的體能和耐力。可見,肉食是提升人類體能的重要因素,而熊貓的轉變似乎反映了動物在飲食方面的不同適應性。
熊貓是熊,是典型的食肉動物——尖牙利齒、渾身肌肉,腸道很短。所以說,功夫熊貓嘛,本來是很能打的。自然界裡沒有天敵,沒有別的動物吃它。但是,熊貓在700萬年以前開始吃素,而且只吃竹子。原因未知,猜測是因為環境變化。700萬年吃下來,熊貓的生殖系統退化,導致瀕危物種的形成。
有趣的是,《山海經》中記載了一種“食竹之獸”,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古代對熊貓的最早描述之一。竹子雖然是熊貓的主要食物,但營養價值遠不如肉類高,這可能是它們生殖系統退化的原因之一。現代保護學者通過為熊貓補充更多的蛋白質來源,試圖改善這一狀況。
1980年代的臥龍保護站裡,九成的熊貓不能夠自然交配,要靠人工繁育。只有10%的熊貓能自然繁殖。生出來以後呢,母熊貓還常常被自己的baby嚇一跳,也不肯餵奶。好不容易生出來的幼崽,存活率只有40%。
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資料,到2020年,熊貓的人工繁殖技術已經大幅提高,幼崽存活率提高到了90%以上。這顯示了人類科學進步對於改善瀕危動物生存狀況的重要性。然而,熊貓的自然繁殖率依然低下,這與其長期素食導致的營養不良直接相關。
這種從肉食動物轉向吃素,問題很大。熊貓體重大,所需營養多,但竹子的營養密度很低。熊貓的腸子又短,吸收率更低。所以,熊貓每天要吃10個小時,吃掉20公斤的竹子,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這就是很典型的“996模式”:吃得累死,效果還不好。結果大腦和生殖系統退化,種群瀕臨滅絕。物以稀為貴,熊貓因此才有資格成為國寶。
明朝的著名畫家徐渭,在他的作品《竹石圖》中表達了竹子堅韌的生存意志,但竹子的營養卻遠不如它的象徵意義那麼強大。熊貓長期依賴竹子,正如某些明清時期的士大夫偏好清淡飲食,最後反而導致體弱多病,甚至早逝。這說明單一飲食模式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
人類的情況和熊貓完全相反。靈長類原本是吃植物的,牙齒和腸道的配置都是為吃素設計的。但後來環境變化,人類開始吃動物的骨髓和內臟,吃肉越來越多,體型變大了,腸道變短,腦容量增加,開始變聰明,能夠分工合作。所以,尖牙利爪就沒有必要了,因為可以使用陷阱和武器。腸道也不需要再變短,因為食物充足,身體可以支撐更高的資源消耗。
在中國古代,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特別是在《史記》中,司馬遷記載了漢武帝時期邊疆士兵由於缺乏肉類供應,無法有效作戰的情況。漢武帝下令增加軍糧中的肉類,直接提升了戰鬥力。食物的改變直接影響了軍隊的表現,這也反映了人類從素食向肉食轉變帶來的優勢。
人類的行為,從此以後也越來越像食肉動物。吃飯的時間很短,娛樂的時間就越來越長。所以,人不要走回頭路。吃肉讓人進步,吃素讓人退步。一個原本吃肉的動物轉去吃素,後來的結果是什麼?看看熊貓就知道了。
現代營養學的研究表明,適量攝入肉類能夠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12和鐵等微量元素,這些是植物性食物中相對缺乏的。古人常說“肉食者強”,這句俗語背後實際上隱藏著深刻的營養科學道理。人類不應輕易忽視食物的多樣性,因為這正是我們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存優勢。